在线时间:9AM - 11PM
400-880-1835

- 新闻资讯 -

关注实时动态,了解孩子的最新情况

考前情绪急救包,帮你KO考前压力。
来源: | 作者:东方教育 | 发布时间: 1530天前 | 45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心理篇


01 积极暗示 强化自信
这段时间,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责备。
要多看、多想、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,激发自信心。
在焦虑、紧张和烦躁时,不妨自我鼓励一下 。
对自己说:“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,还怕什么呢?”
“和别的同学相比,我花的功夫一点也不少,既然如此,我又何必紧张呢?”

02 自我质辩 化解担忧
有些考生距离高考越近,越担心自己的能力。那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:
 这种担心有必要吗?
 毫无必要,平时自己学习认真,虽不十分优秀,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,正常发挥,考试完全可以考好,不必苦恼。
 这种担心有利吗?
 没有,它只会转移我的注意力,多想无益。
 我该怎么办?
 最要紧的是对考试充满自信,要有条不紊地复习,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事情。
通过这样自我质辩,心中的担忧也就化解了。

03 坦然面对现实
在考试前,多数同学都会紧张焦虑,但谁在考试前调整得快,谁就能考得更好。
已经剩最后几天,坦然面对自己的复习进度以及考前模拟成绩。
这个时候担忧恐惧是没有用的,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恰恰是本身的恐惧害怕。


所以,坦然面对现实,利用剩下的几天能多学一点是一点,但不要恐惧。

04 克服以下不良心理

< 过度疲劳引起的烦躁心理 >
心理学研究表明,如果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超负荷的状态下,人就容易烦躁不安。
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,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,不要过于疲惫。
例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或者文理科相互交叉学习,这样可有效减少学习中因材料相似而带来的疲劳,提升复习效果。

< 过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 >
如果近期考试出错较多,你不妨这样想。
幸亏不是高考,试卷出得真好,小部分题目才是我没有掌握的,找出了我的薄弱环节,正有利于我查漏补缺。

 认为“我不行”的自卑心理 >
自卑,通常源于自信心缺乏和过分注重跟别人的攀比。
如果你不自信,尽可能地肯定自己,运用积极的暗示,告诉自己“我很棒”。
如果你的烦恼和痛苦是和别人比出来的,那就不要和别人比而要和自己比。
成功不是超越、战胜别人,而是战胜自己。

< 觉得“都会了”的自负心理 > 自负,源自于自信心膨胀。
自负的考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,记住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道理。
要时刻提醒自己:高考容不得一点疏忽,一分之差可能结果完全不同。
所以一定要踏实,把临考前该做的事情做完、做细、做好才是最重要的。

< 感觉无所谓的厌倦心理 >
“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对一切都感觉无所谓”,这是部分考生身上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心态。 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为高考准备了三年了,到了最后时期,该学的都学了,就开始放松。
但现在,我们还不是放松的时候,而是“再提高”阶段。
有太多的案例证明,考前几天好好复习,的确能够帮助自己用更好的状态应对考试,做到“稳定发挥”,甚至是“超常发挥”。


生理篇


01 调整作息
高考前一周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,把生物钟调整到高考的那个阶段。
让自己在上午9点到12点左右,下午2点半到6点左右这段时间保持兴奋。

02 规律饮食
清淡饮食、规律饮食是几乎所有营养专家对高三考生开出的良方。
按照均衡营养的要求,每天要保证摄取适量的脂肪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和无机盐。
记住千万不要贸然打乱原有的饮食习惯。
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,要事先安排好高考期间的午餐和午休地点。

03 劳逸结合
注意劳逸结合,放松但不放纵。
在每天保证六个小时高效率高强度的复习浏览时间外,看看电视,听听音乐,进行一下体育锻炼。
切记不要过度疲劳,并注意调整好生物钟,使自己在未来的考试时间里精力充沛,头脑清醒。

/ 写在最后的话 /

乾坤未定,你我皆是黑马!

虽然最后只剩下几天,但这几天也是高考的关键时期。

高考,是对我们的学习、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考验。

调整好心态,掌握好节奏和方法,相信你们一定能在高考中赢得胜利,加油!